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3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199篇
农业科学   348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285篇
  2011年   274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218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讨添加红枣提取物对促进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机体健康的可能性,选取体长为7.2~8.4 cm的健康虹鳟,随机分成4个试验组,分别投喂红枣提取物添加量为0%(对照组)、0.25%、0.50%和1.00%的等氮等脂饲料,饲养56 d,养殖结束后测定12项血清生化指标和头肾的6个免疫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血清中肌酐(CREA)和尿素氮(BUN)含量三个红枣提取物组均出现极显著下降;谷丙转氨酶(GPT)活性在0.50%和1.00%组极显著下降,谷草转氨酶(GOT)活性也在0.50%和1.00%组出现了一定程度下降,但差异不显著;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无显著变化;总蛋白(TP)和白介素6(IL-6)含量在0.25%组出现显著增加;溶菌酶(LZM)活性三个红枣提取物组均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0.50%组极显著增加;补体4(C4)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在0.25%和0.50%组均极显著增加。在头肾中,与对照组相比,SOD、白介素1β(IL-1β)和补体3(C3)基因表达量在0.50%和1.00%组均为显著或极显著上调;Factor H基因表达量在0.50%组显著上调;过氧化氢酶(CAT)和LZM基因表达量在0.50%和1.00%组仅出现差异不显著上调。上述结果表明,在虹鳟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红枣提取物,可以起到促进肾功能,保护肝脏和提高其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红枣GSTU类基因在红枣抗逆中的分子作用机制,本研究以狗头枣枣树叶片的DNA为模板,根据枣GSTU基因的序列(HM345954.1)设计引物,采用PCR方法获得GSTU基因序列,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其所对应蛋白的结构域、功能域、理化特性、跨膜区、二级结构及亚细胞定位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克隆到的DNA序列全长838 bp,具有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内含子在292~460 bp碱基处,该序列与GenBank中枣的GSTU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9.85%和100%,表明成功的克隆了狗头枣的GSTU基因。该序列编码222个氨基酸,分子量为25.268 kD,理论等电点(pI)为6.10;亲水性的平均数为-0.242,表明该蛋白是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为主,其次是无规则卷曲,不存在信号肽,表明该蛋白可能为非分泌性蛋白,该蛋白可能位于内质网(膜)和质膜上。本研究获得的狗头枣GSTU基因在基因结构上含有1个内含子,在核酸序列及氨基酸序列上与GenBank中枣的GSTU基因同源性高,并对其理化性质、结构等进行了预测与分析,为进一步研究红枣抗逆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为红枣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红蓝LED光照强度对茶树生长及生物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黔湄601’一年生茶树苗为试材,光量比为1∶3的LED红蓝光作为光源,探讨不同光照强度对茶树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光合色素及生物化学成分的变化趋势,探索茶树苗生长发育对光强的响应机制。采用LED精准调节光质和光强,设置50μmol·m-2·s-1、100μmol·m-2·s-1、150μmol·m-2·s-1、200μmol·m-2·s-14个处理。结果表明,不同光强处理15 d后,50μmol·m-2·s-1光照强度有利于茶树叶色素含量的增加及Ca/Cb值的降低;100μmol·m-2·s-1光照强度有利于茶树叶茶多酚含量的降低及氨基酸含量的增加,酚氨比值最低;150μmol·m-2·s-1光照强度对茶树叶重增加有促进作用;200μmol·m-2·s-1光照强度有利于茶树叶茶多酚含量的增加和氨基酸、光合色素含量的减少;酚氨比值最高,光合色素含量最低。红蓝LED光照强度过低、过高都不利于茶叶品质形成,综合考虑,100μmol·m-2·s-1光照强度最有利于茶叶功能成分的积累,是茶叶LED光源设施栽培的理想光照强度。本研究结果对于设施茶树种植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鲜枣片组合干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真空微波干燥、变温压差干燥和二者组合方式对鲜枣片进行干燥处理。研究不同功率、不同真空度下真空微波干燥的特性,确定鲜枣片真空微波干燥的适宜干燥参数为:功率4 kW,真空度0.05 MPa。研究不同温度、不同真空度和不同物料含水量下变温压差干燥的特性,确定鲜枣片变温压差干燥的适宜参数为:温度60℃,真空度0.05 MPa,含水量16%。以产品色泽、复水比、收缩比、硬度、脆度等品质特性为评价指标,比较真空微波干燥、变温压差干燥和组合干燥3种干燥方式对鲜枣片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组合干燥相比单一干燥可明显提高枣片品质。  相似文献   
5.
1997~1999年对收集引进的22个枣品种进行生长和结果情况调查及物候期定点预测,以大荔圆枣为对照,从丰产性、品质、抗性(抗裂果)、单果重、结果整齐度5个方面进行综合评比,筛选出适宜我省发展的不同用途的枣树优良品种12个,为黄土高原红枣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品种依据。  相似文献   
6.
北京地区棚栽台湾青枣品种抗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台湾青枣各品种在北京地区进行大棚栽植的的抗冷性,本研究对引种到北京地区的11个台湾青枣品种进行了连续6个月的生理指标测定,其中包括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叶片电导率、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及过氧化氢酶活性。结果表明台湾青枣在北京地区进行设施栽培能够正常越冬,综合5个生理指标,9号的抗冷性在11个品种中表现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古柏赤枯病病原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增普  丛生 《林业科学》1996,32(1):44-49
经Koch's法则检验证明,AlternariatenuisNees(细链格孢霉)是北京地区古柏赤枯病的病原菌。它引起古柏针叶及嫩梢的大量死亡。2—3年生桧柏及侧柏苗经人工接种证明,该病菌有较强的致病力,它还侵染某些种类的杨树。该病潜育期为5—6天。对病菌生物学特性也作了研究。病原菌生长和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F相对湿度在90%以上;最适pH值为6;葡萄糖、淀粉、蛋白胨、谷氨酸为该菌纯培养的优良营养源。  相似文献   
8.
天然胭脂萝卜红色素属于花青素类化合物,性质不稳定。笔者以新鲜胭脂萝卜(Raphnussativuscv.)肉质根为原料,提取胭脂萝卜红色素,选择常用的5种稳定剂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从而确定出最佳的稳定剂及其用量。研究结果发现0.03%维生素C、0.03%谷氨酸、0.03%柠檬酸能明显地延缓其颜色变化,0.03%维生素C 0.03%柠檬酸的组合对该色素的稳定效果最佳;进一步研究确定维生素C和柠檬酸的最佳用量分别为0.04%和0.08%。  相似文献   
9.
枣品种枣股有效结果年龄与丰产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枣股的有效结果年龄,把调查的125份枣品种分为4个类型:1~3龄枝结果为主;2~9龄枝结果为主;1~9龄枝结果为主和2~6龄枝结果为主,它们分别形成各类品种产量的85%以上。“1~3”型品种早果性强,早丰性好.但成龄树立体结果能力极差;“2~9”型品种早果性差,但开始结果后产量上升快丰产稳产:“1~9”型品种多数为小果型品种,虽早果性强,但早丰性差,盛果期树立体结果能力强;“2~6”型品种早果性较差,并有不同程度的大小年现象。  相似文献   
10.
氮肥对红三叶和鸭茅草地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红三叶和鸭茅单、混播草地对施氮肥的反应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氮肥对鸭茅的株高、分蘖及产草量具明显的促进作用,而红三叶对氮肥的反应则不十分明显。同时施肥后,单播处理牧草的产量增幅比混播处理大。试验结果还表明,鸭茅和红三叶产量与施氮肥量均呈指数关系。通过对单播鸭茅和混播草地总产对氮肥的反应规律进行分析,可以把混播草地对氮肥的利用情况及氮肥对该草地中红三叶固氮作用影响的变化规律分为3类:第1类为混播草地投入最低氮肥量,草地生产力较低,此时红三叶能提供较高氮素价值量;第2类,混播草地投入中等氮肥量,草地生产力中等,但红三叶提供氮素的价值量减小;第3类,投入较高氮肥量,但红三叶失去提供氮素价值。本试验显示,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对混播草地以少施氮肥为好,特别是在0~0.3t/ha范围内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